

在六月的台灣旅程中買了一本有關刺綉的書,隨即學習起來。到了現在也會不時在家中縫縫綉綉。沈迷綉圖案是因為喜歡線在布上凸起的質感,跟畫畫不一樣,可以用手亂摸也不會造成破壞。另外,綉在衣服上的圖案可以穿上身也可以洗滌,而且易於收藏(因為房子小,線和布相比畫板和一樽樽顔料體積小得多)。最緊要係容易學習(但要有耐性),只要看書就能學懂。因為快要上學,所以在早上造了一本便條簿。
Photo: Juju, Texts: Juju
A gift for our newborn after 10 years

圖片左邊是紋身手錶, 右邊是平日配帶的手錶
生活補充秘技之六 –為什麼大人能做的事請比小孩多? 為什麼小孩做的事請比大人更有趣?
今天在醫院探病時, Ju Ju 小姐送了一份禮物給Gu Gu先生 - 紋身手錶
近排有很多報導是關於紋身, 紋身可以是一種藝術 - 是挑戰人性信心的藝術。我認識的Prodip 、阿肥、Kelvin 仔、Paul Wong都有漂亮紋身, 我一定會介紹他們給你認識, 在欣賞紋身圖案之餘, 我們可認識不同的國家文化及歷史、街頭文化、種族問題, 還有挑起大家對皮膚、感覺、神經系統等的興趣 !
請各位家長不要老是在TVB的電視節目前發夢, 留意一下身旁小寶寶, 思考一下他們提出的一些基本問題, 例如有天他們會問:「為什麼大人能做的事請比小孩多?」跟他一起找尋答案, 令我想起一本書叫 「兒童大學」, 內有更多趣味題目。
書籍推介:「兒童大學2」-世界頂尖科學家為你解開八大世界之謎
過去一星期,在朋友介紹下到了Osage工作,主要負責將展覽完的作品用泡泡紙包好,防止運送上出現損壞。而這次展出的是一個兒童創意畫的展覽,工作過程中最難忘的不是畫的質素,而是有一家人在觀賞畫展時的對話。媽咪一邊看畫一邊跟兩個兒子說:「你地睇下,幾靚,呢D就叫藝術啦。」兩個兒子沒有回應,媽咪再指着畫框下的caption,說:「你睇下,人地(年紀)仲細過你,已經畫得咁靚,你睇下你地,學下人啦。」兩個兒子仍然沒有回應。我在旁邊聽到後,心酸了一下。我想孩子沒有回應,不是沒有感覺,不是不懂回答,而是對媽咪所講的黓黓應同了,這樣只會令小朋友更沒信心。
相反,有些家長採用不干預政策,而我是欣賞後者的方法。小孩天生有不斷嘗試的能力,創意甚至比大人更多,我們只要給他們一點點指引(意思是少一點物質,少一點玩具,例如只給他們一個籃),他們的小宇宙便會運行和爆發。雖然我還沒有小朋友,但這是我和他們相處時所感受和看到的。
今天升降機顯然有些不同, 因為升降機內有位外星生物進入及存在, 對那位站在我腳下的小朋友來說, 約四-五歲, 我就是外星生物了, 她看一下她腳旁, 然後立即蹲下身, 不介意他們的岩礁一樣的形狀, 或許像大樹的根部, 小手指搣一下我的腳趾跟拖鞋間的位置(圖示), 被搣一下的感覺像被河裏吃腳皮的小魚, 頑皮地用咬一口便離開, 沒有惡意, 只有生命吸引生命的本能, 最後我向小妹妹報以一下微笑。
錢, 反被金錢控制。金錢會貶值, 但我們美好的感覺只會永遠增值, 一直延續下去, 小寶貝不要慳吝, 與你朋友分享你的成果吧!
攝影: Ju Ju 及 Gu Gu 圖片編輯: Ju Ju
